三年/五年师承名医跟诊中医师承培训介绍报名材料1v1指导班考前仿真模考训练班一年通关班三年通关班中医(专长)医师培训介绍网络全程班技能特训班面授全程班VIP精品班签约服务班出师和确有专长中医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主治医师助理/执业中医小儿推拿专项中医康复理疗专项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平脉辨证软组织修复产后康复筋经与针刀病根埋线推拿正骨针灸美容特色技能提升医考日历医学百科医学动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卫计委15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出师和确有专长(卫生部52号令)更多>>政策法规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卫健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医院友情链接

【师承跟师心得】跟诊学艺,体悟岐黄精妙

发表时间:2025-09-11 16:31

师父:姚xx;徒弟:何xx。


图片


中医师承的学习道路上,跟诊是极为关键的一环,犹如在浩渺的中医海洋中掌灯前行,引领我从理论走向实践,真切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


一、望闻问切,洞察秋毫


跟诊时,我最惊叹于师父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的娴熟。有一回,一位患者前来就诊,主诉乏力。师父先端详患者面容,见其面色萎黄、眼睑浮肿,便初步推测可能与脾胃相关。接着,师父倾听患者说话声音,略显低微,气息不足,进一步印证了体内有虚的判断。随后,通过细致的问诊,得知患者不仅长期乏力,还伴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等症状。最后切脉,脉象濡弱,综合四诊信息,师父果断诊断为脾胃虚弱证。


这一系列操作让我明白,四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共同构建起疾病诊断的框架。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解开疾病谜团的关键线索,只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四诊,才能准确把握病情。



二、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在跟诊中我对此有了深刻体会。曾有两位都表现为咳嗽的患者,症状看似相似,但师父辨证却截然不同。一位患者咳嗽声重,咯痰色白质稀,伴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师父诊断为风寒袭肺证,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而另一位患者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伴有口燥咽干、午后潮热、盗汗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肺阴亏虚证,治以沙参麦冬汤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同样是咳嗽,因辨证不同,用药大相径庭,疗效却都十分显著。这让我认识到,辨证论治是中医个性化治疗的核心,只有准确辨证,才能精准用药,药到病除。



三、整体观念,统筹兼顾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在跟诊中,这一理念处处得以体现。有一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除血压高外,还常感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且胁肋部时有胀痛。师父在治疗时,并未单纯着眼于血压,而是从整体出发,考虑到患者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在处方中加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之品,如柴胡、黄芩、栀子等,同时配伍一些宁心安神的药物,如酸枣仁、柏子仁等。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的各症状明显改善。


这使我明白,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经络、气血相互关联,疾病的发生往往是整体失调的结果。治疗时需全面考虑,统筹兼顾,调整人体整体机能,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四、言传身教,医德为先


跟诊过程中,师父不仅传授医术,更以言传身教让我懂得医德的重要性。师父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耐心细致,无论患者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他总是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


有一次,一位患者因病情反复,加之家庭和工作所累,导致情绪不稳定。师父不仅耐心地为她分析病情,讲解治疗方案,还鼓励她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生活的信心。在师父的悉心开导下,患者重新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师父的言行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中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关爱患者,尊重生命,这是中医从业者的根本准则。


中医师承跟诊的第一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学习中医的道路。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的精妙与伟大,也让我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将继续跟随师父,认真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传承中医的智慧与仁心,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原文


何姚兴中医师承学习体会2024(1)_01.png
何姚兴中医师承学习体会2024(1)_02.png
金鉴学堂
JINJIANXUETANG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华神大厦B405
电话:028-83573517
友情链接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
周一至周五:08:30-18:30
金鉴学堂服务号
金鉴学堂订阅号
金鉴学堂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