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五年师承名医跟诊中医师承培训介绍报名材料1v1指导班考前仿真模考训练班一年通关班三年通关班中医(专长)医师培训介绍网络全程班技能特训班面授全程班VIP精品班签约服务班出师和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主治医师职称培训中医小儿推拿专项中医康复理疗专项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平脉辨证软组织修复产后康复筋经与针刀病根埋线推拿正骨针灸美容特色技能提升医考日历医学百科医学动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卫计委15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出师和确有专长(卫生部52号令)更多>>政策法规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卫健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医院友情链接

深秋咽干咳嗽,别再盲目“去火”! 中医提醒:警惕“凉燥”伤肺,艾灸这一穴至关重要

发表时间:2025-11-14 11:29

金鉴学堂 陪伴中医成长

进入深秋,凉意渐深。不少人开始出现咽干唇燥、鼻子干燥、甚至干咳阵作,但同时又感觉手脚不温、怕风、鼻塞头痛。

如果您一味地用川贝炖雪梨、喝凉茶来“清火”,却发现效果不佳甚至加重,那么很可能,您不是普通的“秋燥”,而是中了 “凉燥” 的招。


1

理论溯源:凉燥不是火,实为“小伤寒”

在中医理论中,秋燥有温凉之分。初秋承袭夏日余热,多为 “温燥” ;而到了深秋,寒气渐生,此时出现的干燥,往往与寒邪相结合,形成 “凉燥” 。

经典依据:清代著名医家俞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明确指出:“燥气先伤上焦华盖”。而凉燥的证治,则非常近似于《温病条辨》中的 “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咽塞” ,吴鞠通将其称为“燥胜则干”“寒燥”相结合的表现。

核心病机:凉燥,可以理解为一场发生在秋天的、不那么严重的“风寒感冒”。但它的核心在于,寒邪与燥邪共同侵犯人体,既束缚了肌表,阻碍了肺气的宣发,又损伤了肺津,导致津液布散失常。其本质是 “外寒内燥” ,而非热证


2

中药精讲:化解凉燥的经典组合

——苦温润燥法

对付凉燥,不能用清热的寒凉药,否则会“冰伏”邪气,加重病情。正确的治法是 “苦温润燥” ,即用温和偏辛散的药物来解除表寒,同时用润燥的药物来滋养肺阴。

代表方剂:《温病条辨》中的 杏苏散

杏苏散 (《温病条辨》)


【组成】

苏叶(9g) 半夏(9g) 茯苓(9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大枣(3枚) 杏仁(9g) 橘皮(6g)

(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与中药配伍:

君药:紫苏叶、苦杏仁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其辛温之性,用以发散在表的凉燥之邪(寒),解除恶寒、头痛、鼻塞的症状。

苦杏仁:苦,微温。归肺、大肠经。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其苦降之性,能肃降肺气以止咳;其油脂能润燥,以应对口干、干咳。

臣佐之药:前胡、桔梗、枳壳等宣降肺气,半夏、陈皮、茯苓等化痰健脾,共同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这个配伍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直接用大量滋腻的润燥药(如麦冬、生地),而是通过解除外寒、恢复肺自身的功能,让津液得以正常布散,从而达到“润”的目的。 这正是中医“治病求本”思想的体现。


3

技粹实战:一穴温通,抵御凉燥

——艾灸「风门穴」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外治法在应对凉燥初起时,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特别是艾灸,其温通散寒的特性,正合凉燥的病机。

推荐穴位:风门穴

取穴定位: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法:通常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最高的骨头突起)往下推2个椎体,旁开两指宽处。

为何是风门?

“风门”,顾名思义,是“风邪出入之门户”。艾灸此穴,能固表壮卫,疏散风寒,直接针对凉燥中的“寒邪”。

它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而太阳主一身之表。温灸此穴,如同给体表加了一件“防护衣”,能有效抵御外邪入侵。

肺脏的背俞穴(肺俞)就在其下方,艾灸的热力可以透达,起到 “温肺散寒” 的效果,帮助肺气宣发,从而间接布散津液,缓解干燥。

艾灸方法:采用艾条悬灸,距离穴位2-3厘米,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微微红润即可。(注意:此方法需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我们的艾灸课程中会详细讲解操作要点与禁忌。)

结语:辨证精准,方能效如桴鼓

一个“秋燥”,细分出“温”与“凉”,治法截然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中医 “辨证论治” 的核心精神。从理论到中药,再到艾灸技法,环环相扣,皆为临床服务。

【今日互动】

您在生活中区分过“温燥”和“凉燥”吗?有哪些辨别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END

文章:金鉴学堂

审核:岐阳老师

声明: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所含医学知识仅为健康科普,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合格医生。

金鉴学堂
JINJIANXUETANG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华神大厦B405
电话:028-83573517
友情链接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
周一至周五:08:30-18:30
金鉴学堂服务号
金鉴学堂订阅号
金鉴学堂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