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五年师承名医跟诊中医师承培训介绍报名材料1v1指导班考前仿真模考训练班一年通关班三年通关班中医(专长)医师培训介绍网络全程班技能特训班面授全程班VIP精品班签约服务班出师和确有专长中医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主治医师助理/执业中医小儿推拿专项中医康复理疗专项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平脉辨证软组织修复产后康复筋经与针刀病根埋线推拿正骨针灸美容特色技能提升医考日历医学百科医学动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卫计委15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出师和确有专长(卫生部52号令)更多>>政策法规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卫健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医院友情链接

为什么说儿科是中医人入门的必修课”?

发表时间:2025-09-11 16:21作者:岐阳老师

我国儿科医学源远流长。


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考古发掘出的 “北京人”平均年龄只有14岁,所以说,中华民族早期的医学积累多数就属于儿科学的范围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为 “小儿医”:“扁鹊名闻天下…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图片

▲《五十二病方》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里,有 “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


隋唐时期,朝廷设立 “太医署”,由 “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培养儿科专科医生,学制5年。儿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儿科事业的发展。



图片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610)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255候。


巢氏将小儿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提出诸多儿科病证的病名及其病因证候。

该书倡导的 “小儿……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小儿养育观,至今对儿童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



唐代孙思邈所撰《备急千金要方》(约652)首列妇人方、少小婴孺方,提出 “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对初生儿护养有专题论述。将小儿病证分为九门,列方325首,《千金翼方》(约682)又载方75首,共380首。

该书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儿科诊疗经验,为儿科病治疗提供了大量有效方药。



图片

▲相传至今的我国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流行于唐末宋初。书中提出 “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对后世认识小儿生理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



图片


北宋钱乙是当时最享盛名的小儿医。


他的弟子阎季忠整理其理论和实践经验,于1119年编成《小儿药证直诀》,比西方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350年。


该书概括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点为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在儿科四诊中尤重望诊,特别是 “面上证” “目内证”,对痘疹类发疹性传染病进行了鉴别。钱乙创建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善于化裁古方、研制新方,创134方,许多方剂至今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阐明了急、慢惊风为阴阳异证,认为急惊风属阳、热、实,治合凉泻,慢惊风属阴、寒、虚,治合温补,成为后世治疗惊风的准则


钱乙强调小儿体禀纯阳,患病后易从阳化热,所见阳证、热证较多,擅用甘寒柔润养阴,如泻肺之泻白散、清心之导赤散、凉肝之泻青丸等,慎用苦寒之黄芩、黄连。


创立了补肾主方地黄丸,以金匮肾气丸去桂附之温燥,存六味之润养。


治疗小儿伤风用大青膏,热病神昏惊搐用凉惊丸、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附篇·阎氏小儿方论》中的至宝丹、紫雪更成为治疗热病神昏抽搐的常用方,由此发展形成了儿科寒凉学说。


钱乙被誉为“儿科之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



以下列出相关著作及年代参考:


图片


结合历代医学观点和相关论述,我们中医认为小儿与成人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

而小儿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图片


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需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充盛、完善和成熟,尤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图片


此外,小儿心、肝两脏亦未臻充盛,功能尚不健全。

心主血脉、主神明;肝主疏泄、主风


图片


所以,明代医家万全在总结前人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小儿五脏特点提出了 “三不足、二有余”的学术思想


图片


病证举例,钱乙提到小儿伤寒:


图片


这里便可看出,人体受寒后,即使不用药,免疫机制启动,正气抗邪,人体便会发热自汗,

而小儿无需生姜大枣,

换之为葛根升津驱邪,

加黄芩以护厥阴。

同时在煎服法中提到,

阳盛不用桂枝,而换升麻解热,

无汗者加麻黄,可知麻黄可助发汗,

喘者加杏子,可知杏仁平喘。


图片


儿童生理结构清灵纯洁,病因病机相对单纯,较少受到成人复杂后天因素(如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环境累积毒性、多系统慢性疾病等)的干扰,为医学观察提供了近乎"实验室"般的清晰样本。


中医儿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专注于从胎儿到青春期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疾病防治,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育儿智慧,更因其研究对象——儿童,其身体的纯净性而成为认识疾病本质和入门医学研究的理想途径。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中医儿科学》。


END


声明: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本文所含医学知识仅为健康科普,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合格医生

金鉴学堂
JINJIANXUETANG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华神大厦B405
电话:028-83573517
友情链接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
周一至周五:08:30-18:30
金鉴学堂服务号
金鉴学堂订阅号
金鉴学堂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