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五年师承名医跟诊中医师承培训介绍报名材料1v1指导班考前仿真模考训练班一年通关班三年通关班中医(专长)医师培训介绍网络全程班技能特训班面授全程班VIP精品班签约服务班出师和确有专长中医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主治医师助理/执业中医小儿推拿专项中医康复理疗专项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平脉辨证软组织修复产后康复筋经与针刀病根埋线推拿正骨针灸美容特色技能提升医考日历医学百科医学动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卫计委15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出师和确有专长(卫生部52号令)更多>>政策法规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卫健委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医院友情链接

《黄帝内经》告诉你:你天生适合做哪类中医?

发表时间:2025-09-11 16:24作者:岐阳老师
图片




原文翻译

Original translation


雷公问黄帝说:《针论》中提到“遇到合适的人才传授,不合适的不可轻言”,如何判断某人可以传授呢?黄帝回答:根据每个人的特质,发挥其才能,才能使其明晓医道。雷公又问:能否具体说明如何因材施教?黄帝答道:

唯有如此因材施教,医术才能有效传承,医者声名方能彰显。若选人不当,不仅医术难成,师者也会埋没无名。因此,“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正是此理。(测试手部力道之法:将龟置于器皿下,手按其上,五十日内龟死则为“手毒”,龟活则为“手甘”。)



从《黄帝内经》看

“因材施教”的智慧与实践

图片



一、

医道传承的核心理念


《黄帝内经》中黄帝与雷公的这段对话,揭示了中医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深刻思想。

所谓“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强调根据学生的天赋与性格分配适合的医学技能,而非统一灌输。

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古代医学教育,对现代职业分工与人才培养亦有重要启示。



二、

七类人才的特质与职业匹配


  1. 视力出众者(“明目者”):适合学习望诊,通过面色、舌苔等视觉信息判断病情。现代医学中的影像诊断亦需此类人才。

  2. 听力敏锐者(“聪耳者”):可培养听声辨病的能力,如通过咳嗽、呼吸音诊断肺疾,类似现代听诊技术的前身。

  3. 言辞敏捷者(“捷疾辞语者”):擅长传授医理与辩论,适合医学教育或学术传播。现代医学讲师需此类表达能力。

  4. 沉稳手巧者(“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针灸与外科的理想人选,因其需精细操作与冷静判断,稍有不慎便易出错。

  5. 肢体柔韧、心性平和者(“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适合导引行气(如气功、太极),通过调和气血治疗慢性病,与现代康复医学理念相通。

  6. 性情急躁刻薄者(“疾毒言语轻人者”):黄帝并未否定其价值,而是引导其从事祝由术(心理疗法)或痈疽治疗,发挥其威慑力。

  7. 手部力道刚猛者(“爪苦手毒者”):适合按摩或正骨,需强力破除积滞痹症,但需通过“按龟测试”筛选,避免误伤患者。



三、

现代启示:从“因材施教”到“人职匹配”


  • 中医的“非其人勿教”与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不谋而合,强调尊重个体差异。


  • 企业可借鉴黄帝的“任之其能”,将员工分配至匹配其性格的岗位,如内向者适合研发,外向者适合营销。


  • “不得其人,其功不成”警示行业需严格准入,如外科医生需冷静沉稳,避免因性格缺陷导致医疗事故。



四、

结语:传统智慧的当代价值


《黄帝内经》的“官能”思想,不仅是一套医学教育方法,更是一种尊重个体差异的哲学。在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无论是医学、教育还是管理,唯有“各得其能”,方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图片


图片



END



声明: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本文所含医学知识仅为健康科普,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合格医生。


金鉴学堂
JINJIANXUETANG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华神大厦B405
电话:028-83573517
友情链接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
周一至周五:08:30-18:30
金鉴学堂服务号
金鉴学堂订阅号
金鉴学堂视频号